探討醫健服務數字化
探討醫健服務數字化
Keep於2015年正式上線,致力於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健身平臺,累計完成8輪融資,累計金額超6億美金。

2022年2月25日向港股正式提交招股書,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技術及產品創新、健身內容的創新與開發、營銷及宣傳等。
招股書披露Keep在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6.63億、11.07億,年增長66.9%;Keep在2021年前9個月營收為11.5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2億元增長41.3%。

Keep在2020年經調整虧損為1.06億,較2019年的3.66億元出現明顯收窄。2021年前三季度經調整虧損凈額擴大至6.96億元。
市場機會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中國的健身市場規模巨大,但發展不均衡且服務水平低,傳統健身模式門檻高,線下課程較為昂貴、時間及地點受限、品質及體驗良莠不齊,且在中國底線城市不易獲得。
根據灼識咨詢報告,中國健身人群的規模和支出呈現巨大增長潛力。2021年中國的健身人群為3億,為世界之最,預測到2026年將達到4.2億。2021年中國健身人群的平均年支出為每人2596元,遠低於美國的14258元,顯示出強大的增長潛力。
Keep提供的線上健身解決方案,在探索解決中國健身市場的主要痛點,不僅能使人們隨時隨地運動,同時創造個性化、互動式、沉浸式的健身體驗,讓人們能更便捷、更高效的健身。
業務層面
Keep的業務已涵蓋Keeper的整個健身生命周期,從規劃健身目標、訪問健身課程、選擇健身設備和健康食品,以及追蹤體重和心理的健康數據。其解決方案包含線上健身內容、智能健身設備、配套運動產品等。

其中智能健身設備主要包含智能單車、手環、智能秤、跑步機等。線上健身內容分為錄播課和直播課,根據灼識咨詢報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按累計商品交易總量計,Keep智能單車的累計銷量排名中國第一,Keep也是中國最大的瑜伽墊品牌。Keep平臺上的錄制健身課程超過10000個,直播課程超13000個。
用戶層面
2020年及2021年Keep平臺平均月活躍用戶分別為2970萬和3440萬,其中,2021年三季度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量(MAU)達到4175萬。
2021年,Keep平均月度訂閱會員數由2020年的190萬增長至330萬,會員滲透率由2020年的6.4%增長至2021年的9.5%。
隨著用戶量的增長和活躍度的提升,2021年,在Keep平臺記錄有約17億次鍛煉。
營收層面
Keep的收入包含自有品牌產品銷售、會員訂閱付費內容、平臺廣告及其他服務收入。在2019年、2020年營收分別為6.63億、11.07億,年增長66.9%;Keep在2021年前9個月營收為11.5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2億元增長41.3%。

其中,Keep自有品牌產品包含Keep智能單車、手環、智能秤、跑步機以及配套運動產品(健身裝備、服飾及食品)。於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3.96億元,6.37億元,6.39億元。
其中自有品牌產品包含Keep智能單車、手環、智能秤、跑步機以及配套運動產品(健身裝備、服飾及食品),通過自營商城或京東、天貓等三方電商平臺銷售。

Keep從在線課程切入,Peloton最初以一輛聯網自行車起傢,後來擴展到一臺跑步機,現在向用戶提供伸展運動和瑜伽等課程。如今Keep與Peloton服務模式高度相似,通過「智能健身設備 + 在線健身課程 + 健身互動社區」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互動式、沉浸式健身服務。
Peloton是2019年9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募集資金11.6億美元,當時市值超過70億美元。疫情期間,Peloton最高市值曾超過400億美元。

如今Peloton市值回落至93億美元,Keep在持續虧損下沖刺港股,對於Keep來說Ke上市隻是在「逆人性」的健康健身賽道上一個裡程碑,唯有持續深耕技術、課程內容和社區服務,“修煉好內功”,建立起護城河,進而在行業內走得更遠走得更好。
更多信息見Keep招股書(全文)
end
300+份醫健行業報告限時免費領
(點擊領取)
長按掃碼關註「醫健觀」,一起讀報告
轉載聲明:
「醫健觀」旨在探討醫健數字化趨勢、分享醫健數字化報告。轉載內容源於公開渠道、僅供參考。
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或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