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華商報
7年前上萬元買的保健品還有一半沒領,兩人每月退休工資8000多元,如今存折上隻剩幾毛錢,老伴去世後老太太醒悟:不會再吃保健品。
料理完父親的喪事,看到傢裡有不少保健品。
80歲的母親拿出一本記事簿,上面記瞭滿滿20多頁各種保健品的名稱、購買日期和價格。
通過這個記事簿,譚女士才知道,7年前父母花瞭11960元買的保健品還有一半沒去領。
56歲的西安市民譚女士最近有些苦惱,父親去年10月份澆花時不慎摔倒,沒來得及送醫就去世瞭,在料理父親喪事期間,譚女士看到傢裡的陽臺邊、櫃頂上還有閣樓裡堆滿保健品。“一直知道他們喜歡買保健品,沒想到居然這麼誇張。”譚女士說,讓她吃驚的是母親的一個記事簿上密密麻麻記錄瞭各種保健品的名稱、購買日期和價格,甚至有7年前買瞭還沒領的保健品。
2月25日上午,記者在新城區見到瞭譚女士及她80歲的母親湯老太。
其中還記錄瞭去山東買藥三次、臺灣買藥一次,“說帶我們去旅遊,順便買藥的。”湯老太說:“記錄的隻是一部分,因為好多藥都是付過錢一時吃不完,就放在藥店日後去取,擔心記不住的部分才記在記事簿上。”
湯老太表示,她吃保健品的頻率遠低於老伴。“老伴平時吃保健品時是不間斷地吃,我是每隔三四小時吃一次。”
湯老太表示,老伴去世後,她終於想通瞭有些保健品是騙人的,“老伴在世時身體狀態挺好的,他一直覺得是因為保健品吃得多所以身體好,他去世瞭,我以後也不會再吃保健品、再去藥店聽講座瞭。”
“可氣的是,我發現2011年買的兩盒保健品中,還有一盒在藥店存著。”譚女士說。
記者看到,在這張2012年3月18日的存貨單上寫著:“現有譚某在本單位存放格萊克一盒。”蓋著唐康1號聯康服務中心的公章。“這是增加骨質密度的藥,一般是感覺腿疼的時候會吃,買的時候對方說可以一直存放,需要的時候再取,不然放在傢裡容易過期,所以當年就隻取瞭一盒。”湯老太說。
記者聯系瞭湯老太存放保健品的藥店——寶芝林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第九分公司(原“唐康1號聯康服務中心”)負責人嶽經理。
他說:“湯老太買的藥當年是和大連廠傢買的,因為她是我們店的會員,才答應幫她聯系是否可以退錢,現在寶芝林已被今正藥業收購瞭,這個錢不能找我要。”
對於這一結果,湯老太覺得挺難過的,“我在他們店買瞭這麼多年保健品、花瞭這麼多錢,現在老伴去世瞭,我想退5000元都不給。”
昨日上午,陜西今正藥業有限公司一王姓負責人稱,將核實湯老太的情況是否屬實並做出處理。
昨日下午,譚女士告訴記者,“我母親已經收到瞭3500元退款,雖然沒有全退,但也可以理解,畢竟過去瞭這麼多年。”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