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為傘形科植物羌活(背翅芹)或寬葉羌活的幹燥根莖及根。含香豆精化合物如異歐前胡內酯、香柑內酯等。現代藥理研究結果顯示:有解熱、鎮痛、抗菌、抗炎、抗過敏以及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血栓形成等作用。性味辛、苦,溫,歸膀胱、腎經。功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主治風寒感冒頭痛,風濕痹痛,肩背酸痛。一般用量:3~9g。
臨床應用,羌活可發散風寒,祛風止痛,兼可除濕,所以可用治感冒風寒,或風寒夾濕,惡寒發熱,頭身酸痛,常配防風、白芷等藥同用,如九味羌活湯就由羌活入方。
至於用治風濕痹痛,以羌活歸足太陽膀胱經,一般認為羌活祛風濕的作用,更適合於風濕痹痛在身半以上者。如果風濕痹痛累及全身,則羌活當與獨活合用,方如《內外傷辨惑論》用治肩背痛不可回顧,脊痛項強,腰似折,項似拔的羌活勝濕湯,就是羌活、獨活合用,並配合藁本、防風、蔓荊子、川芎、炙甘草組成。
至於治療外感風寒頭痛,羌活也是常用中藥,如名方川芎茶調散,就是羌活與川芎、白芷、細辛等同用。其中,羌活作為太陽經引經藥,主要針對的是太陽經頭痛,也就是後頭痛為主,或牽及頸項者。
《醫學啟源》雲:“羌活,治肢節疼痛,手足太陽本經風藥也。加川芎治足太陽、少陰頭痛、透關利節,又治風濕”。《主治秘訣》更總結說:“其用有五:手足太陽引經,一也;風濕相兼,二也;去肢節痛,三也;除癰疽敗血,四也;治風濕頭痛,五也。”可謂要言不煩。
如果風寒濕外感,夾有熱毒,或有入裡化熱之勢者,羌活也非絕對不可應用,但應該配合黃芩、連翹、板藍根等清解熱毒。實踐證明:羌活配合清熱解毒藥治療流感辨證屬於外感風熱者,也可較快退熱,控制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