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寒濕邪侵犯肌表,鬱遏衛陽,閉塞腠理,阻滯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故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裡有蘊熱,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黃、脈浮,是表證兼裡熱之證。治當以發散風寒濕邪為主,清泄裡熱為輔。
【方劑】
羌活 防風 蒼術 細辛 川芎 白芷 黃芩 甘草 生地
【功用】
發汗祛濕,兼清裡熱
【用法】
水煎服,若表證重,寒邪甚,宜熱服後啜粥以助釀汗祛邪;若表證較輕,寒邪不甚,溫服即可。
【主治】
惡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肢體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黃,脈浮或浮緊。現在用於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辯證為外感風寒夾濕兼有裡熱證。
【方解】
羌活辛苦性溫,入太陽經,以解表散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痹痛為君藥。防風辛甘性溫,善於祛風,並能勝濕止痛;蒼術辛苦而溫,入太陰經,功善燥濕,並能祛風散寒,共助君藥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為臣藥。細辛、白芷、川芎俱能祛風散寒。細辛主入少陰經,尤能止痛;白芷主入陽明經,兼可燥濕;川芎主入厥陰經,行氣活血,宣痹止痛。此三味助君臣藥祛風寒濕邪以除病因,暢行氣血以解疼痛,共為佐藥。生地、黃芩清泄裡熱,並防諸辛溫燥烈之品助熱傷津,亦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臨證加減】
若胸膈痞悶不適者加厚樸;胃腸積食者加山楂、神曲;兼有嘔吐者去黃芩,加生薑;口渴者加葛根、天花粉;咳嗽者加杏仁;身體疼痛者加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