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趙馨,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八年制學生。
【指導教師】郭煒,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山東新中魯中醫醫院副主任醫師。
羌活,苦、辛、溫。活血通經,祛風勝濕,散寒止痛。《本經》言“久服輕身耐老”,葉天士註解為:“久服脾濕散,所以輕身;心血活,所以耐老。”可見羌活具有強壯和抗衰老作用。羌活氣輕,善於上行,有明顯的祛風活血作用。《藥性本草》雲:“治賊風失音不語,多癢,手足不遂,口面歪斜。”《本草備要》雲:“瀉肝氣,搜肝風,……督脈為病,……中風不語。”《日華子本草》雲:“治一切風並氣,……通行五臟。”歷代多用於中風,乃取其活血祛風之功。
《本草匯言》有一段對羌活的描述非常精彩,引此可作參考:“羌活功能條達肢體,通暢血脈,攻徹邪氣,發散風寒風濕。故瘍證以之能排膿托毒,發潰生肌;目證以之治羞明隱澀,腫痛難開;風證以之治痿、痙、癲癇、麻痹厥逆。蓋其體輕而不重,氣清而不濁,味辛而能散,性行而不止,故上行於頭,下行於足,遍達肢體,以清氣分之邪也。”但過量不可過大,過大則燥烈致嘔。討論羌桂湯(《普濟方》):
【組成】羌活 桂枝 芍藥 炙甘草 生薑 大棗
【註】以桂枝湯為基礎,取調和營衛之義,加羌活且為君者,一則助桂枝解表祛風,一則助芍藥活血化瘀。羌活芳香辛溫,上行可以達頭面,旁行可以走肢節,實為治中風之要藥。甘草調和諸藥,共奏調和營衛,活血化瘀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