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羌活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羌活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出自《植物分類學報》;別名在四川叫竹節羌活;在青海叫蠶羌;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傘形科羌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該屬一共有2種1變種,特產我國。
2,分佈和生長環境
羌活在我國主要分佈於陜西、四川、甘肅、青海、西藏;通常生長在海拔2000-4000米的林邊和灌叢中;在一些地方有人工栽培。
3,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草本,高度60-120公分,根莖粗壯,長成竹節狀;根頸部有枯萎的葉鞘;
莖直立,圓柱形,中空,表面有縱直細條紋,帶紫色;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葉柄,葉柄長1-22公分,下部有膜質葉鞘;葉是三出式三回羽狀復葉,末回裂片長圓狀卵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缺刻狀淺裂或羽狀深裂;莖上部葉簡化,無葉柄,葉鞘膜質抱莖;
復傘形花序直徑3-13公分,側生花序通常不發育;傘輻7-39,小傘形花序直徑二公分左右,花瓣白色,7月份開花;
分生果長圓形,長5毫米,表面有棱,8-9月結果。
二,羌活的主要用途
羌活的根莖藥用,根據資料記載其味辛、苦,性溫;具有散表寒、祛風濕、利關節、止痛等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