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頂,為頭頂中心部位。足太陽膀胱經、督脈、足厥陰肝經三者可以到達巔頂。足太陽膀胱經主一身之表,故外邪侵犯多責之其經,故實證多見。督脈總督一身之陽,故陽虛證多見。足厥陰肝經多血少氣,且為風臟,虛證實病俱可發生。常見的疾病有頭頂痛、脫發、斑禿、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瘡癤、濕疹、銀屑病、白癜風等。
頭部之皮膚病,脫發為最常見。然脫發也有虛有實。李鐸《醫案偶存》中論之最詳:發者血之餘,血盛則發潤,血衰則發衰,血熱則發黃,血敗則發白,血枯則發落。然發落亦有由厚味成熱,濕痰在上而熏蒸,發根之血漸枯而脫者,及火炎血燥而落者,有風氣盛則血燥而枯者,有虛損之疾,一損肺,皮槁毛落者。治宜審究其由,按其病之虛實立法可也。
“發為血之餘”,腎“其華在發”。虛證脫發多與血虛、腎虛有關。多見於婦人產後、崩漏、久病、腫瘤化療、老年人精血虧虛之人。可用當歸飲子、六味地黃丸、八味地黃丸加減治之。實證多由濕痰熏蒸,發根漸枯而致脫發,或火炎血熱、風盛血燥而致脫發。多見於嗜食高梁厚味,形體肥胖的青年人群,主要表現為脫發,頭皮多油,多鱗屑,常常還伴有胃腸道病變,或腹瀉,或便秘。初期被診斷為頭部的脂溢性皮炎,逐漸發展成脂溢性脫發。可用胃苓湯、龍膽瀉肝丸加減治療。多選用藁本、羌活、蒼耳子、防風、荊芥等藥加入方中,這些藥一方面入督脈,引藥入巔頂,另一方面這些都是祛風藥,風能勝濕,濕去則發生。
特別是藁本、羌活兩味藥用治療脫發最妙。張潔古曰:巔頂痛,非藁本不能除,此足太陽本經藥也。王海藏曰:巨陽從頭走足,唯厥陰與督脈會於巔,逆而上行。諸陽不得下,故令巔痛。錢氏瀉青丸,用羌活,以其氣雄,入太陽也。瀉青,即瀉肝也。《外科正宗》治療血虛生風、風盛血燥,發失濡養所致的鬼舐頭,也用羌活。這是運用瞭羌活驅風、引藥歸經兩方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