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
【別名】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羌滑,退風使者,黑藥
【性味】性溫,味辛,苦。
【功效主治】散表寒,利關節,祛風勝濕,止痛。治感冒風寒、頭痛無汗、風寒濕痹、項強筋急、骨骼酸疼、風水浮腫。用於陽痿遺精,遺尿尿頻,腰膝冷痛,腎虛作喘,五更泄瀉,外用治白癜風,斑禿。
【形狀特性】羌活藥材因藥用部分和形態不同而有蠶羌,竹節羌,大頭羌,條羌等數種。
1.蠶羌:又名螺絲羌,為幹燥的根莖部,形態似蠶,頂端有多數緊密而隆起的環節。節上密生尤狀突起的須根痕,質輕松易折斷,斷面不齊,有明顯的菊花紋和多數裂隙。皮部棕紅色,木質部淡黃色,中央有黃白色髓均有朱砂點(油管),具特殊香氣,味微苦而麻。
2.竹節羌:根莖的環節較稀,如竹葉狀,似蠶羌而略大。
3.大頭羌:根莖的環節特別膨大,呈不規則團塊狀,大小不等,頂端具多數殘留莖基,餘皆與蠶羌相同。
4.條羌:為幹燥的根及支根,呈圓柱形或分枝,頂端偶可見有根莖,表面棕褐色,有縱紋及尤狀突起的須根痕,上端較粗大,有稀疏隆起的環節,質疏松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淺棕色,木部黃白色,有菊花紋,朱砂點不明顯,中央無糖,氣味較淡薄。
【選購秘訣】
以條粗壯、有隆起曲折環紋、。斷面質緊密,朱砂點多,香氣濃鬱者為佳。一般認為蠶羌的品質最優,竹節羌次之,大頭羌最次
【藥用價值】
羌活揮發油有解熱、鎮痛、抗炎作用,可顯著增加心肌營養性血流量,從而改善心肌缺血,還能對抗腦垂體後葉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另外,羌活揮發油還有一定的抗休克作用。用於治療外感風寒。對有寒熱、骨痛、頭痛等表證者,尤為適宜。用於治療風濕。凡有關節肌肉風濕,都可應用
【用量用法】內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
【食用禁忌】血虛痹痛者忌服
【特別提示】
羌活與獨活各有所長,羌活性味雄烈,發汗解熱的作用較強,擅長解表,獨活性味較淡且和緩,除濕的作用較強。二者配伍使用,各發揮所長,對治療風濕痹痛效果更佳
【編者按語】
中國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又稱為“醫食同源”)理論。這一理論認為:許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藥物,食物和藥物一樣同樣能夠防治疾病。從今天開始美伶營養將給大傢介紹藥食同源的食材,以便讓大傢更好的瞭解食材,做到科學養生。下期給大傢介紹辛涼解表類食材——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