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醫藥】第82期
導讀:羌活,是一種溫性的帶有苦味並伴有辛味的解表藥,主要對膀胱經與腎經起作用,對膀胱和腎的部位治療效果較好,對其他部位的治療效果主要是輔助的。在大多數人眼裡,還不是非常清楚羌活的功效與作用,甚至還不知道羌活長啥樣,下面就給大傢具體介紹一下。
羌活
Qianghuo
【別名】羌青、獨搖草、護羌使者。
【來源】 本品為傘形科植物羌活或寬葉羌活的幹燥根莖和根。
【性味歸經】辛、苦,溫。歸膀胱、腎經。
【功能與主治】 解表散寒,祛風除濕,止痛。用於風寒感冒,頭痛項強,風濕痹痛,肩背酸痛。
【用量用法】 3~10g。
【選購指南】本品為圓柱狀略彎曲的根莖,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外皮脫落處呈黃色。節間縮短,呈緊密隆起的環狀,形似蠶習稱“蠶羌”;節間延長,形如竹節狀,習稱“竹節羌”。節上有多數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鱗片。體輕,質脆,易折斷。氣香,味微苦而辛。以條粗壯、有隆起曲折環紋、斷面質緊密、朱砂點多、香氣濃鬱者為佳。一般認為蠶羌的品質最優,竹節羌次之
【貯藏保存】 置陰涼幹燥處,防蛀。
【使用註意】血虛痹痛忌服。
【效驗單方】
關節痛 用羌活、獨活、松節等分,酒煮過。每天1杯,空心飲。【來源】[本草綱目草部第十三草之二]
脂溢性脫發 選用四味羌活湯,成人參考劑量為羌活9g,防風9g,蒼術12g,甘草6g,小兒劑量可依年齡、體質、病情、地域等因素進行調整。適應癥還包括風濕性關節炎、濕疹、蕁麻疹、銀屑病。如果是濕熱上註型脂溢性脫發則禁用本方。【來源】[丁紅平.四味羌活湯方證淺析[J].湖北中醫雜志, 2013,35(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