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於話題
#自我保護#親子關系#傢庭性教育#性教育#兒童性教育
我們在《如何讓孩子學會求助和自我保護》一文中提到過:在332起兒童性侵案例中有196起是施害人多次作案,占比59.04%。在沒有外界力量阻止的情況下,施害人往往多次作案,不會自動終止,持續作案達到2-3年甚至更久。這種現象比較集中地反映在熟人作案中。
其中有一個案件的受害者人說,從來沒有人教她這些,所以她也不知道到底這個行為是什麼,她就是覺得對方的這個行為不對,但是哪裡不對,她也不清楚。
所以傢長一定要有對性的敏感性,當孩子出現一些關於性的語言或者行為的時候,一定要留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不要急著說教。

關於兒童性侵,你所需瞭解的五個事項。
① 兒童性侵案件不僅僅隻發生在偏遠地方或經濟不發達地區。
根據“女童保護”公益組織的統計,近些年媒體曝光的案例中,城市地區發生的性侵兒童案例比例,比農村地區要高;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的兒童,都面臨性侵害的風險。

② 性侵孩子熟人的比例更大。
“女童保護”統計顯示,2013年—2019年中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例中,熟人作案比例較大,最高一年的數據是87.87%。其中鄰居、老師、傢庭成員居多,犯罪者利用孩子及其父母的信任,輕易地接近並傷害孩子。

③ 兒童性侵的對象並不僅僅隻是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
2015年1月,福建南平,一個6個月大的女嬰被她的堂叔抱走性侵,抱回來的時候,嗓子都哭啞瞭,紙尿褲也不見瞭,下體還往外滲著血,慘無人道。
④ 除瞭女孩子,男孩子也有可能遭遇到性侵。
我們或許會下意識覺得男孩不可能遇到性侵,但事實上並不是。《2020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顯示,845名兒童中有820人表明瞭性別,其中女童743人,占比90.61%;男童80人,占比9.76%。

⑤ 性侵者並不一定隻會用暴力手段,他們還會使用賄賂、引誘、關愛等等。
中國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副主任張雪梅說:“犯罪人往往利用兒童的特殊心理,以給零花錢、糖果等為誘餌或以關心學習、考試給高成績、同情傢庭遭遇等為借口,或采取威脅、恐嚇等手段對兒童進行性侵害。”
很多孩子在遭受侵害後,被哄騙、被威脅,甚至不知道發生瞭什麼,聽話地“不告訴別人”,導致受到多次侵害。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一定會產生一些心理甚至身體上的困惑甚至痛苦,但很多傢長沒有及時發現。
那麼除瞭孩子告訴傢長以後,我們傢長還有哪些方面可以發現孩子是否遭遇性侵呢?
這6種跡象,可能是性侵征兆。
① 孩子身上有傷
這是最明顯的,傢長要關註孩子身體上是否又不明淤青、紅腫等,尤其是大腿內側、大臂內側和外生殖器。另外,其他一些身體變化也要多加留意:莫名其妙哆嗦;喜歡捂著肚子;高燒不退;喜歡尖叫等。男童受到性侵後可能出現大便帶血、幹燥等現象;內褲中的分泌物,身體上無法解釋的傷口或不尋常的痕跡等。
② 孩子情緒變化
從特別安靜到非常好鬥、無緣無故發脾氣,或者從非常喜歡外出變得孤僻、安靜,不愛說話。
③ 睡覺不踏實,經常做噩夢
例如,比平常睡得更多或者更難入睡;鎖上臥室的門;多次全身大汗地從噩夢中驚醒等。
④ 突然抵觸特定的人或者地方
孩子突然不願意去學校或某個親戚傢瞭,或者孩子以前經常提起的人,不再提起瞭,就算傢長提起這個人,孩子也是默不作聲的話,傢長就需要旁敲側擊的問問孩子原因,一定不可以不問緣由的責罵,或無視孩子的這些反應。
⑤ 突然出現帶有性特征的行為
突然出現想要觸摸自己的或其他孩子、成年人身體尤其是隱私部位的欲望。這種行為常常是為瞭試圖使他們曾經受虐正常化,也可能是孩子曾接觸色情資源的信號。
如果是因為孩子看見瞭父母啪啪啪,那父母及時溝通就好。但如果是有成人給孩子播放色情視頻,那傢長一定要註意瞭,這也是性侵的一種!傢長要瞭解是誰給孩子播放的,並告訴孩子一定要遠離這個人。必要時,也可以直接去警告那個給孩子播放色情視頻的人,但不要帶上孩子一起去。
⑥ 畫特別的畫
如果還在畫中描繪強有力的人物,自己很弱小,就可能說明遭遇瞭性侵。小孩畫蛇,或者畫有火的畫,或者畫畫時候使用很多紅色。
假如孩子被性侵瞭,傢長應該怎麼辦?我們一起來看看。
怎麼樣將侵害降到最低?
① 報警,保存受侵害的證據。皮膚、創傷、處女膜的破裂能證明孩子受到瞭傷害。事發時的一些證據比如事發時的衣褲,尤其是內褲、孩子身上殘留精液上(不要給孩子洗澡),如果有對方留下的DNA線索就能證明犯罪嫌疑人是誰。
② 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保存檢查、治療的原始證據。
③ 鼓勵孩子說出事實,做孩子最信賴的那個人。要在心理咨詢師或者公安偵查人員的陪同下,詳細瞭解事情經過,避免多次反復提問,產生二次傷害。
④ 告訴孩子這件事他沒有錯,他還是好孩子,父母依然愛他。
⑤ 帶孩子接受心理輔導。
⑥ 對孩子屏蔽掉性侵者信息。不要讓孩子接收到除瞭“罪犯已經被抓”以外的任何關於性侵者的消息。
傢長需要擔負起性教育的責任
鳳凰網副總編輯、“女童保護”基金發起人、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孫雪梅認為,必須從預防教育和政策倡導兩條線推動。“一方面要性教育比較完善,二是健全法制。性侵兒童是世界性難題,不管什麼樣的國傢都沒有辦法完全杜絕,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減少傷害案件的發生。”
在悲劇發生之前,作為傢長就要擔負起傢庭性教育的責任。除瞭基礎性知識的科普,還要讓他們意識到防性侵的重要性,瞭解性暴力事件的嚴重性,但要避免恐嚇教育。
孩子從小開始,傢長就應該慢慢讓他們知道:“背心、短褲遮蓋的地方是隱私部位,不可以隨便給人看,也不可以隨便給人摸。如果有人摸瞭你的隱私部位,你要回來告訴爸爸媽媽。”還要告訴他們身體部位的準確科學名稱,告訴他們隱私部位是特別的。孩子慢慢長大,到小學階段以後,要科學、系統地對他們進行教育。
我們常說的一句話是,兒童遭遇性侵的幾率並不比碰到交通事故低,所以防性侵教育與交通安全教育同樣重要。
最後,小九想說:傢長羞於談性,覺得性教育“還早”,但孩子身邊的惡魔永遠不會嫌孩子太小。
| 參考文獻:
[1] 何明亮. 從男性遭性侵案評男性性權利的刑法保護[D]. 湖南大學,2012.
[2] 《2020年性侵兒童案例統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3] 《綜合防治兒童性侵害專業指南》.龍迪.2014
[4] 白文娟. 論我國強奸罪犯罪對象的范圍[D]. 貴州大學,2007.
[5] 100例兒童青少年性侵案調查與分析.王巧,吳燕倪,雍嫻婷,王婷婷.2016
[6] Eisler, R. (2018). Protecting children: From rhetoric to global actio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artnership Studies, 5(1), 7-7.
[7] Morin, P. O., Bura, T., & Leclerc, M. (2016). Realizing the full potential of conjugated polymers: Innovation in polymer synthesis. Materials Horizons, 3(1), 11-20.